大提琴交流论坛大提琴教学与交流园地演奏者与发烧友空间 → [分享]YO-YO MA---来自巴赫的灵感


  共有2015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分享]YO-YO MA---来自巴赫的灵感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大提琴玩家
  1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780 积分:669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3/22 20:19:23
[分享]YO-YO MA---来自巴赫的灵感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30 11:44:12

贴子已被锁定

YO-YO MA-来自巴赫的灵感 Inspired by Bach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与巴赫为大键琴及小提琴所作的组曲在音乐史上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所谓的「组曲」通常是由一系列的舞曲所组成。早在巴赫时代之前,组曲的传统形式就已由阿勒曼(Allemade)、库朗(Couraute)、萨拉邦德(Sarabande)以及吉格(Gigue)四种舞曲所组成。每一种舞曲都有其独特的节奏及规律,相对于前面四种舞曲形式,小步舞曲(Minuet)、嘉禾舞曲(Gavotte)以及布雷舞曲(Bouree)则是属于较新的舞蹈风格。巴赫将这些新的舞曲穿插在萨拉邦德舞曲以及吉格舞曲之间成为当时组曲的新模式。就如同该时代的作曲家ㄧ样,巴赫也尽量尝试着给予不同舞曲新的生命、新的诠释方式。标题为「6 Suites a Violoncello senzaBasso」的这部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在当时音乐界对大提琴这种乐器尚有疑虑的状况下,此部作品可以说是极具时代意义,实可被誉为「大提琴圣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14 12:24:16编辑过]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大提琴玩家
  2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780 积分:669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3/22 20:19:2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30 11:48:18

马友友的巴赫灵感 六组

 

第一组大提琴组曲
 

园艺设计家- 茱莉.摩尔.梅瑟薇 Julie Moir Messervy

 
导演- 凯文.麦克马洪 Kavin McMahon


马友友与庭园设计师茱丽摩尔梅瑟薇,共同努力在波士顿的市中心广场,试图打造一座具有音乐性质的花园。那儿原是一块孤伶伶、空荡荡、冷冰冰的空间,缩在各式高楼之间,是否可能在这样一个欠缺人性关怀的地方灌注些许浪漫气息?他们凭藉的除了一份梦想热情之外,就是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第一组曲…

马友友曾说每次他演奏第一组曲时,心中总是泛起一片湖光水色,彷佛看见一座自然花园,於是他与庭园设计师茱丽摩尔梅瑟薇,试图在波士顿市中心广场打造一座音乐性的花园。「马友友的巴哈灵感」节目制作群不只是纸上谈兵,他们实际地推动这项计画,不但说服波士顿市长,也在波士顿找到一块土地。然而计画因为太庞大而失败,最后改由多伦多市接手。从整个制作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他们本来是写了一个故事要去完成,最后却让故事自己完成了,这是相当值得玩味的地方。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大提琴玩家
  3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780 积分:669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3/22 20:19:2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30 11:49:17

第2组曲

 

导演-------法杭梭.杰厄德 Francois Girard

 


十八世纪建筑大师乔望尼巴斯提塔皮朗内西,作品给人的感觉宛如一幅幅图画或是浮雕,悠然超乎尘世。本节目由以电影「顾尔德的三十二个短篇」大放异彩的导演法杭梭杰厄德掌镜,马友友乘著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二组曲的翅膀,在皮朗内西的虚拟世界中翱翔…

以电影「顾尔德的三十二个短篇」大放异彩的导演法杭梭杰厄德,负责为本集「建筑的声音」掌镜。本集的构想,源自马友友认为音乐与建筑有很多相同之处,它们都强调张力、比例和素材,使他想到结合音乐与建筑。

在这段降D大调组曲中,马友友感受到浓烈的孤独,人生的挣扎,所以他选择了十八世纪罗马设计师共十六张创作,做为表演的背景。当马友友在大教堂录音时,透过电脑技术的混合和不断的调整,节目中表现出想像的音响效果。而另一方面,他们也把十六张图片里的罗马式拱门、洞穴、阶梯等,以虚拟实境的方式利用电脑重新建构,再配上先前录制的音乐,让我们感觉到马友友似乎真的是在那样的创作牢笼中演奏。巴哈和建筑师都是过去的人,他们的作品却能在现在的艺术家手中活过来,产生交集,开创出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大提琴玩家
  4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780 积分:669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3/22 20:19:2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30 11:50:12

第三组曲
 

芭蕾舞编舞家-马克.莫里斯 Mark Morris

导演-芭芭拉.魏莉丝.史威特 Barbara Willis Sweete

 
当代最杰出的芭蕾编舞家之一马克莫里斯,作品融合强烈的动感与优雅的气氛。本节目纯粹是音乐与舞蹈的结合,马友友藉著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第三组曲,与马克莫里斯及其旗下的男女舞者沟通,双方经由彼此的聆听与观赏,一次又一次的协调,终於共同创作出一出舞码…

加入「马友友的巴哈灵感」第三集演出的,是当代最杰出的芭蕾编舞家之一马克莫里斯;他的作品融合了强烈的动感、与优雅的气氛。马友友藉著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第三组曲,与马克莫里斯及他旗下的男女舞者沟通,共同创作出一出结合音乐与舞蹈的精彩演出。马克?莫洛斯从80年开始在纽约展露头角,一向以绝佳的音乐性和动作性受观众喜爱。在「跳跃的舞台」一片中,导演成功地捕捉了两位艺术家共同研究分析巴哈的乐谱,再以各自不同的专业领域,一同激荡出作品的新生命。导演也生动的捕捉了舞者的群体生活和工作,让人感到非常温暖,彷佛是理想天堂里的大家族,共同为巴哈的音乐而努力,创造出耀眼的火花。当马友友第一次面对著舞者拉琴,看见舞者们的舞蹈时,他脸上散发出的那份惊喜、兴奋和感动,是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巴哈数百年前的作品,能够跨越时空,在当代以这种方式延续出新的艺术生命,让我们仍然能够能感受它的热度,或许正是艺术之所以令人著迷的原因吧。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大提琴玩家
  5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780 积分:669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3/22 20:19:2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30 11:51:25

第四组曲

 

导演-艾腾.伊格言 Atom Egoyan

 

 
加拿大导演艾腾伊戈言,向来最擅处理人际的疏离感觉。他的电影描述冰冷的世界中,人们仍然努力试图接近、亲近彼此,但是往往力不从心,或是不敌环境的压力。本节目是一部小品电影,马友友扮演他真实的身分:一位赶往音乐厅的大提琴家,他所要表演的正是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第四组曲。在匆忙赶路途中,他能够打破人际的藩篱宿命吗…

「马友友的巴哈灵感」第四集,采用戏剧的表现方式。「萨拉邦德舞曲」是一部小品电影,马友友扮演他真实的身分:一位赶往音乐厅的大提琴家,准备表演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第四组曲。本片由加拿大导演艾腾伊格言执导,他在影片中要表达的是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那可以是皮肤贴皮肤的在一起看表演,但距离却非常遥远;也可以是片中女主角和老医生那种一年见一次面,却感觉很贴心的距离,甚至女主角和代替老医生的女医生之间,也有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

电影其实是一个心理和时间的艺术,所以用电影来诠释音乐是再适合不过的。和其他单元有些不同的是,艾腾?伊格言让电影中各式各样的角色和马友友做直接的对应。剧中角色直接提出问题,提出他们对音乐的诠释,对大提琴的感觉。举例来说,当女主角在欣赏马友友的演奏时,她看到的不只是他在拉琴,而像是马友友自己也在跳舞,这其实就是一种对话。在这整部片中,导演就以这种幽默风趣的方式,来说一个稍带悲哀气息的故事(萨拉邦德舞曲),成为一种很美的组合。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大提琴玩家
  6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780 积分:669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3/22 20:19:2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30 11:52:10

第五组曲
 
日本歌舞技大师阪东玉三郎 Tamasaburo Bando
 
导演-尼夫费许曼 Niv Fichman

马友友和日本大师级的歌舞伎艺人阪东玉三郎,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出发,试图寻求对人生,对专业,对「美」的共通点,而中间的媒介便是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第五组曲。东西方的交会,除了文化隔阂、彼此的遥远距离与忙碌行程之外,更加上语言沟通的问题:马友友说英语,阪东玉三郎说日语,困难度超出大家的预期…

在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以第五首最为感伤。在「马友友的巴哈灵感」第五集中,马友友和日本大师级的歌舞伎艺人阪东玉三郎,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出发,试图寻求对人生,对专业,对「美」的共通点,共同创造出本集「追寻希望」。


导演以东西方艺术间的沟通为重点,全片的主题就放在沟通,前半段是沟通的过程,后半段则是沟通的结果。他们的沟通就像东西方哲学家的对话,马友友演奏巴哈音乐,希望表现出起伏有致的线条,而阪东玉三郎追求的却是圆;线条与圆就是东西哲思的不同。

阪东玉三郎的编舞,有如一场追寻希望的仪式,他是仪式中不可侵犯的女神,和巴哈的作品一样给人救赎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艺术家学习的虽然是古典艺术,却仍不断创新求变,使「追寻希望」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新风貌。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大提琴玩家
  7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780 积分:669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3/22 20:19:2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30 11:54:04

第六组

简恩?托薇尔与克里斯多福?狄恩 Jayne Torvill & Christopher Dean
导演—派崔西亚. 萝兹玛 Patricia Rozema

冰上芭蕾世界冠军珍托维尔与克里斯多福狄恩,他们高超的技巧与完美的默契,公认已臻化境。马友友在本节目中,演奏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第六组曲,搭配一段段优美的双人花式溜冰表演,画面气氛几乎带有宗教式的纯净与虔敬。其间穿插一位演员所饰演的巴哈,独白自己的内心世界…

「马友友的巴哈灵感」最后压轴的,是世界双人滑冰冠军珍托维尔与克里斯多福狄恩。马友友在节目中演奏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第六组曲,搭配优美的双人花式溜冰表演,使画面气氛几乎带有宗教式的纯净与虔敬。

穿插在音乐与冰上芭蕾间的,是一位演员所饰演的巴哈,独白自己的内心世界。加拿大女导演派翠西亚以巧妙的戏剧手法,将巴哈的生平独白分成六段,与根据组曲编成的冰上芭蕾互相呼应。片中我们可看到饰演巴哈的男演员,不断与神进行亲密的对话,而这正是巴哈的创作泉源。冰上芭蕾相当适合诠释这段充满宗教情操的音乐,因为冰上芭蕾比舞蹈更能在空间中延伸,更能融入空间里。

而这样的可能性,与巴哈的音乐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就像巴哈的音乐穿越时空来到现在,甚至进入未来。在六段舞蹈中,第二段的演出特别令人激赏,似乎是在用舞蹈探索自己,探索巴哈,寻找内在的自我及定位。舞者不断地在一排镜子间进出,彷佛进行著一场形而上的哲学对话,透过自我救赎来成就宗教信仰,而这也是巴哈作品中无时不刻透露的主题,这部影片成功的抓住了这份感觉。

 

 

(全文完)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