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交流论坛大提琴教学与交流园地演奏者与发烧友空间 → [转帖]“看”得见的版本比较


  共有1746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转帖]“看”得见的版本比较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大提琴玩家
  1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780 积分:669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3/22 20:19:23
[转帖]“看”得见的版本比较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9/10 9:59:47

贴子已被锁定

转自音乐周报

 

 

---评《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我们是不是已经有了太多的版本比较?”我常常会这样问自己。从刚开始接触各种唱片版本起,我就开始阅读形形色色的乐评。它们有些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有些则显得冷静客观。那么,这些乐评所说的版本差距,到底有无实实在在的依据?换句话说,卡萨尔斯的浑厚质朴和克莱斯勒的空灵隽永,难道只是一种模模糊糊,既摸不着、也看不见的主观感受(说得不好听是幻觉)吗?这本书从科学的角度为我们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除了绪论与结论外,“宏观速度弹性”、“微观速度弹性”与“录音技术对于演奏风格的影响”成为了作者主要想讨论的三大块议题。那么你一定会问,这些分析基于哪些科学依据呢?答案是:计算机可视化音响参数的曲线。换句话说,就是用可以看得清的曲线来表现每一段音频中演奏者的力度、节奏等参数的变化。作者杨健敢于从这个角度入手,无疑是需要一定的理工科基础的。杨健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对于编程很有心得,硕士与博士学位则完全是音乐专业了。因此,他选择这个论题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非常好地兼顾了自己艺术与理工科的特长,在睿智地找到了两者交集与平衡点的同时,也开拓了国内音乐学研究的新领域与新思路。
  
 
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组曲》和《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各个版本都被放在了作者的音频曲线上加以比较,我们可以很清晰地从视觉上体会到,罗斯特洛波维奇注重整体力度的起伏,富尼埃周期性地通过缓急重音强调细部的结构,卡萨尔斯更愿意通过对高点音符的缓急延长来加强局部的歌唱呼吸。有了音频的可靠依据,我们应该可以信服,大部分人耳朵的第一感觉并没有欺骗自己。约阿希姆、克莱斯勒、谢林三人的宏观速度比较启示了我们,约阿希姆的弹性幅度(或者称为速度、力度起伏)最大,克莱斯勒次之,谢林最为严谨,整首曲子处理得非常均匀,这或许可以成为19-20世纪小提琴演奏风格变迁的佐证之一了。
  
 
在清楚直观的图表、数据比对下,作者顺理成章、有依有据地梳理出了一套对传统大师演奏水准的独立见解,颇为实事求是。比如,在比较贝多芬《第29钢琴奏鸣曲》(Op.106)时,作者提到,施纳贝尔片面地追求了贝多芬谱子中的节拍器记号,导致速度飙升到了160以上,接近手指机能的极限,导致左右手明显错位,这种牺牲表演准确性的冒险行为在现代录音中几乎不可想象。但是从另一面讲,与肯普夫三次所录制贝多芬里的从容冷静相比,施纳贝尔似乎更能体现那种“火山爆发时的壮丽感和突然性”。为了对照以上两种特点,阿劳、布伦德尔和陈宏宽的演绎依次根据各自的数据曲线剖析了一遍,可见作者的细致与客观。
  
 
最后一章的总结尤为全面。“录音技术对于演奏风格的影响”这个话题其实有些偏大了,但作者还是尽力将其压缩到了短短几十页内,实属不易。录音技术每革新一次,演奏家就会遇到一次新的挑战或者契机——比如,文章提到,鲍尔特对78转唱片的分割点异常紧张,奥曼迪喜欢避免在分隔处留下任何渐慢的痕迹,而斯托克夫斯基的习惯恰恰相反。又比如,电声录音工程师会在修葺录音时人为地将“高潮”与“低谷”往中间调,以保证唱片的音量范围均衡不溢出,这让很多刻意奏出对比的音乐家恼火不已。形成对照的是,小提琴家舒姆斯基(Oscar Shumsky)最后正因磁带不加任何编辑改善而与坚守原汁原味的Nimbus公司闹翻。这些例子一抓一大把,足以媲美一本厚厚的音乐家轶事了吧!
 
 
作者---詹湛
 
 
全文完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