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交流论坛大提琴教学与交流园地演奏者与发烧友空间 → [转帖]美国乐评人生存状况启示录


  共有1846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转帖]美国乐评人生存状况启示录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大提琴玩家
  1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780 积分:669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0/3/22 20:19:23
[转帖]美国乐评人生存状况启示录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8/13 20:51:38

贴子已被锁定

转自音乐周报

 

记者 李瑾

 

 

 

2013年对于美国乐评人而言可谓是开局不利。1月份,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纽约时报》对外公布将对报纸的30多个专栏记者和管理人员进行自愿离职的买断补偿(Buyouts)决定。不到一个月,便传来了《纽约时报》美国著名乐评人詹姆斯·奥伊斯特拉赫(James Oestreich)接受自愿“买断”离职的消息。无独有偶,《纽约时报》的另外一位文化版资深编辑乔纳森·兰德曼也决定离开《纽约时报》。人们开始诧异:这个号称美国媒体的旗舰报纸,缘何要对乐评人伸出这只残酷的“买断”之手? 

 
  解雇的是乐评人,还是这个行业?
 
  在外人看来,美国是一个言论自由充满民主的国家。在艺术上,人们更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抒发民主的思想和观点。然而在如今的美国媒体上,真的还能找到一个世纪以前那些充满创建性思维和睿智的先锋乐评吗?
 
 
  自2012年10月美国《纽约时报》的资深乐评人埃兰·考金(Allan Kozinn)从专职乐评人被“降职”到一般文化记者的事件起,美国就有业界人士在博客上直言不讳地称:“美国乐评人的黄金元气早在50年前就已经开始折损,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这种元气几乎消失殆尽。”
 
 
  回顾一下近十年美国“买断”乐评人的历史(买断,即公司在提供经济补偿的前提下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便可知资深乐评人是如何开始淡出美国媒体的视线的。
 
 
  5年前,曾经在《纽约时报》、《纽约杂志》美国主流媒体驰骋了26年的资深乐评人彼得·戴维斯(Peter Davis)被“买断”离职。彼得·戴维斯是美国最著名的歌剧评论家,也曾在《纽约时报》、《伦敦时报》、《歌剧新闻》、《纽约杂志》等杂志执笔近30年。他的乐评被业界称为“最受尊重的声音”。戴维斯直言:“美国纸媒领导层‘买断’资深乐评人的行为,实际上是古典音乐价值在舆论界被‘贬值’的典型事例。很明显,这些领导层越来越不把古典音乐当回事儿,这也就是为什么全职乐评人在美国越来越少以及他们给予乐评人的待遇越来越低的原因。”
 
 
  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称得上是美国音乐活动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其明尼苏达交响乐团和圣保罗室内乐团堪称该市的两大明星乐团。纽约媒体发起“买断”乐评人的活动,很快也波及到了该州最大的文化媒体《星星论坛报》。该报资深乐评人迈克尔·安东尼和艺术专栏作家芭芭拉·扎克被先后“买断”离职。安东尼自1971年就在《星星论坛报》担任乐评人和作者,他无奈地说:“他们不是在解雇我,而是在解雇我的这份工作和这个行业。媒体的领导层,根本不了解这些观众对音乐的热情。”安东尼离职之后,该报另外一位资深评论人也被“买断”离职。离纽约最近的城市波士顿,其主流媒体《波士顿邮报》当年被“买断”离职的人多达50%。
 
 
 
  一系列乐评人被媒体“买断”让整个业界仿佛遭遇了龙卷风袭击一般。北美音乐评论协会当即召开碰头会商议对策。该协会主席、巴尔的摩太阳报乐评人提姆·史密斯如何也不能理解缘何“买断”之风来得如此集中和强烈:“这大有将反文化运动革命进行到底的态势。”
 
 
 
  乐评人的组成结构和薪金
 
  有人将美国“买断”乐评人的结果归咎为近十年来的全球经济不景气,但更多人却为这个行业的未来颇为担忧。
 
 
  表面上看,仿佛是报纸行业的“囊中羞涩”导致了纸媒领导层的这种行为,因为但凡经济不景气,直接殃及的就是文化、教育和出版行业。但业界也有人声称,“买断”乐评人的行为,实际上是对艺术健康的“砍伐”。因为殃及“买断”乐评人的群体,几乎全是那些最了解行业特点、最有创建性且敢于吐露真言的艺术勇士。砍掉了这一部分群体,就等于是阉割掉了艺术界的“喉舌”。
 
 
  根据北美音乐评论学会2004年的统计数据:如今活跃在美国和加拿大主流媒体的乐评人群体年龄大都在45-60岁之间。更加资深的乐评人如托尼·托马西尼、彼得·戴维斯、詹姆斯·奥伊斯特拉赫等评论家年龄都超过了70岁,在业内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被“下课”的乐评人几乎全部是这个年龄段的资深乐评人。而40岁以下的乐评人,几乎没有能力和资历去撼动曾经被这些“老资格”乐评人创下的乐评基业。
 
 
  上述这些资深乐评人的音乐教育背景也颇为深厚,他们大多数是音乐硕士学位,所修专业均为音乐理论、音乐表演或新闻专业,还有一些乐评人本身就是音乐家、理论家、作曲家或演奏家出身。本科生在乐评人的队伍中非常少见。由于乐评人从事的是思想性、艺术性视角颇高的行业,每一个乐评人在从业的20多年中都会在交响乐、歌剧、电影等领域苦心经营,因而这些乐评人的文章,可以直接折射出音乐行业的兴衰和特色。
 
 
  对于乐评人的资格,其协会也有着明确定义:对于音乐事业有执着的热情和坦诚的态度;对于行业有着广泛的了解并对音乐有深邃的看法和功底;其乐评文章能在观众群和业界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在北美国家的媒体中,乐评人分全职乐评人和自由乐评人两种。乐评人每个月大约撰写篇幅700字左右的10篇乐评文章,有些专栏作家的文章篇幅可能更长。相比职业乐团音乐家10000多美元的薪水,专职乐评人的月薪仅为4000美元左右,很显然算不上音乐圈子里的富裕阶层。即便就是这样的待遇,仍然阻挡不了主流媒体领导层裁减乐评人的步伐。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11年的十年中,美国和加拿大的主流媒体裁减全职记者和乐评人的数量超过了50%。
 
 
 
  离纸媒 上博客
 
  没有了主流媒体这个平台,不少媒体人尤其是艺术评论人开始从网络媒体寻找突破口,博客成为这些艺术评论人分享艺术观点的主要载体。据统计,约有30万艺术博客活跃在网络媒体上。网络传媒的日新月异,让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人加入到了艺术评论的大军。
 
 
  手举“关注艺术”的大旗,自媒体的声音越来越多地开始渗透到平面媒体中。主流媒体的许多数字版面均设置了“博客”专栏,供自媒体人分享艺术经验和想法。信息传递快捷,观点自由、客观,让这些自媒体乐评人的观点越来越多地被网民接受和认可。
 
 
  “自媒体乐评”圈子所运用主要平台为移动网络平台,具有辐射面广、参与人多、更显民主的特征,于是,“人人都有评论的权利”成为自媒体乐评最典型的口号。随着越来越多专业全职艺术评论人被主流媒体“下岗”,专业乐评人也开始逐渐加入到“自媒体乐评”的大军中。尽管如此,“自媒体乐评”由于散状、边缘、缺乏专业性和深入性的局限,很难在主流媒体中形成和拥有强劲持久的影响力。
 
 
  不容忽视的是,以“精英群体”为主干的全职乐评群体走向解体已是大势所趋,取而代之的将是越来越多的平民化声音。未来一个阶段,包括主流媒体在内的专业媒体缺乏创建性观点和笔锋的势头已不可逆转。在人们感慨并无奈于越来越多的乐评被“走了样”的今天,人们或许只能默认和接受这样一个缺乏思想和追求艺术真理的乐评真空带状态。待未来乐评界状况发生逆转的时刻到来之时,或许连“乐评”和“乐评人”这种称谓,都已消失殆尽。
 
 
全文完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